2016-6《十月》·短篇小说|郑小驴:蓝色脑膜炎
郑小驴,1986年生人,著有小说集《1921年的童谣》《痒》《少儿不宜》《蚁王》,长篇《西洲曲》,随笔集《你知道的太多了》。作品见于《收获》《人民文学》《十月》《花城》《山花》《南方周末》等刊物。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等多家选载,入选多种年度权威选本。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奖,湖南青年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等多项。南京市作协签约制作家。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
蓝色脑膜炎 郑小驴/著 自打墙角那树泡桐开花起,雨天便统治了这一带。潮湿的雾水终日在 河面萦绕。也许更远的陌生之地没有雨。她能想到最远的地方就是二十里地远的尖庄镇。那里有汽车通往更远的地方:县城或者省城。但这些超出她想象之外。眼下,她只能将想象定格在尖庄。那里有唯一的一条柏油马路贯穿整个集镇,两旁的房屋大多装上了蓝色的铝合金玻璃窗。晴天的时候,蓝色玻璃能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她猜不出是些什么人住在里头。 雨季通往尖庄的路是泥泞不堪的。连拖拉机也没法进出。除非是要去尖庄购买化肥和种子、农药,否则没人会在这样糟糕的天气里出行。她想象长筒雨靴深陷泥淖中费尽力气也拔不出来破口咒骂鬼天气的人。连绵的阴雨一直持续着。似乎从她在教室被父亲接回家那天起,雨水就没歇过。木匠阴沉着脸,背着她,一手撑着伞。好几次,他差点滑倒。她紧紧勾着他的脖子。他们过了河,穿过桑林,离家里尚有一箭之地,就听到了老黑狗的吠叫声。湿透了的狗狂奔而来,舔着她的脚,摇着尾巴围着他们转悠了几圈,最后使劲地抖了抖身上的雨水。狗身上的雨水沾了几滴在她脸上。凉凉的。她想去摸摸它,想起同桌的话,又缩了回去。 老天一定和她耗上了。雨水每天都在持续。有时是早晨,有时是午后,有时则是深夜。她躺在小床上,听见瓦片上传来沙沙的雨声,不免有些失落。雨水停歇的那天,她的病就会好起来。她这么和自己打赌。为此她按时吃药,大把吞下那些难以下咽的药片。 窗外雾蒙蒙的,鸡在地里觅食,耕牛在犁田,毛桃隐藏在绿意中。这几日偶尔能听到几声清脆的炮竹声。早上的时候,她看到父亲在准备纸和蜡烛,也许清明快到了。去年的时候,清明那几日,晴空万里,热得能穿单衣,一点也不像春天。清明时节,她喜欢和大人们一起去扫墓。山里到处都是蕨菜和杜鹃。杜鹃花去掉花蕊,吃起来有些酸甜,伸出来的舌头紫得吓人。她在坟地满山乱跑,压根没知道什么叫怕。山下就是清河,终日奔流不息,流往尖庄。晴天清澈见底,雨天定会变脸。她第一次目睹死亡,就在河边。连日咆哮的河水将过河的疯子老郭给淹死了。有人目睹了这次死亡的过程,洪水一点点地漫过简易浮桥上疯子的脚踝、小腿肚、膝盖,到大腿根的时候,颤颤巍巍的疯子发出一声凄凉的呼喊,如裂帛之声。两天后,她看到的已是泡得变了形状的老郭。肮脏的长发里夹着树叶、砂砾和鞭炮屑。嘴里不停地涌出水。想起没有疯之前的老郭曾给她摘过杨梅,她感到忧伤。那天夜里,她梦见老郭又活了过来。傻呵呵地朝她笑,手里提的正是一篮杨梅。梦中的天空湛蓝如洗,蓝得令人目眩。醒来的时候,她觉得头晕,只听见了隔壁父母在喘息的声音,床板吱嘎响着,挨了疼一样。那种声音在静夜听来格外诡异。她有些害怕,捅了捅旁边的姐姐,没能弄醒。那一夜,她接连又做了好几个梦。全和死人有关。她梦见了去年得脑膜炎的同桌小桃子。小桃子很少说话,平时只和她要好。大家一起玩丢沙袋,跳房子,小桃子概不参与,坐在教室,把玩着自己的小辫子,目光伸向窗外,好像外边有她所需的一切。大家似乎都不喜欢这个孤僻的女孩。一次,她在小桃子背后悄悄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只发呆的猪”。然后跟着大家起哄,让那个女孩羞愧难当,埋头痛哭了一中午。从此她俩再也没说过一句话。确诊患上脑膜炎的那天,同桌被家人领了回去。她还记得同桌最后收拾书包时和她说的那一句话。“你记着,脑膜炎是能传染的。”说完,她背着那只土黄的书包迈出了教室,再也没回来过。那句话让她心惊胆战中度过了几天。 有人说小桃子被县城的亲戚接去治疗了。她于是想起尖庄临街的那些蓝色铝合金玻璃窗。县城想必更多一些。那些蓝色的光芒让她着迷不已。去县城治疗的消息让那些从未去过县城的同学感到艳羡。他们说,这种病只有县城或更大的医院才能救治。但另外的消息说,小桃子已经死了。半夜孤零零地死在床上,家人第二天才发现。 父亲曾领她去尖庄看过一趟病。那天刚好有拖拉机要去尖庄,搭的顺风车。他们站在敞开的车厢里,一路受尽颠簸之苦。有好几次,她就要跌倒了。父亲一把将她拉过来,叮嘱她扶好。木匠的手粗糙,温热。见她在看他,他往衣服里窸窣探索了一会,掏出一根皱巴巴的烟。剧烈的颠簸中,划了几根火柴才点着。她闻到一股呛鼻的烟味,没忍住一长串的咳嗽声。衡阳牌手扶拖拉机一直沿着河岸在走。除了柴油机的轰鸣之声,她还听见了对岸布谷鸟的声音。有几只白鹭正贴着河面飞翔,姿态优雅。接着,她看见了两个戴草帽的人,都背着枪。她没来得及再想些什么,啪啪枪声就响了。戴草帽的猎人手忙脚乱地给鸟铳装上火药,长枪杆里冒着青烟。父亲和拖拉机手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狗日的,又打到下酒菜啰!” 医生说脑炎膜能传染,这话当她的面说的。从镇医院回来,她就戴上了口罩。姐姐不再和她住一个房间,和父母挤着睡。她意外发现镇上的玻璃窗颜色都变了,没她想看的蓝色。这点让她大失所望。“怎么没有蓝色玻璃了?”她问父亲。木匠提着一大袋子药,为省一点药费,刚遭了大夫一顿阴阳怪气的抢白,显然还余怒未消中。“今年买化肥种子的钱都在这了,希望能治好你的病吧!要还不好,也怨不得人了。”父亲哆嗦着手,将钱从塑料袋里掏出来,结了药钱。“我就是个苦八字呵。”推门走出去的时候,父亲又说道。 那些药很苦,她小心翼翼都吃了下去,像在吃糖。然而晕眩的次数似乎越来越多了。她不再出门,怕光,怕冷。终日关在那间昏暗的小房间里,很少进食。窗户正对着那棵泡桐。有时能瞥见经不起雨水浸泡的花朵,啪的一声,掉在地上,引起老黑狗的轻吠。花朵已经失去新鲜的颜色,散发出腐烂的气息。大多数时间,她坐在床上,目光涣散地伸向窗外。有时侧卧于床,什么也不想,听雨水从屋檐上滴落的声音。她感到脖子越来越僵硬。硬得像铁块。 中午的时候,她没忍住呕吐,弄脏了被单。母亲给她换了干净的被褥。没有久待,走的时候往她头上抚摸了几下。母亲的手很冷。这个年届三十的女人,给她生了个姐姐。按理说,还该有个弟弟。母亲怀胎六月,深夜被人强行拉去尖庄引了产。这事让父亲大受打击,和母亲的关系也日趋紧张,两人经常为一丁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 “你巴不得秋妹子死,她死了,还能光明正大再生一个!” “要不是你连生俩女娃,那孩子也会活着。” “哦嗬,生男生女这事由不得我。”母亲反唇相讥道。 两人谁也不甘示弱。她躺在昏暗的房间,眼前浮现着河面游弋的白鹭。一只只起飞,黑色的长喙刺破天空,发出嘎嘎的叫声。那声音只有她能听懂,是在询唤她的。 “黄秋——” 有天她听见了外面有人在叫她。连叫了好几声。然而窗外一个人也没有,父亲外出了,母亲带着姐姐赶集尚未回来。她看见了河面上的白鹭。洁白的羽毛,优美的身影,在空中滑翔,又落回河面。 如果有来生,要变成一只白鹭。她这么想。 具体已经记不清哪天了,老郭曾给她讲过几句话。她只记住了其中一句,并久久不能忘怀。“我的前世是一棵树,今生是个疯子,后世要变回人。”说完,他朝她露出一口坏掉的槽牙。 一次作文课上,她曾想写他。题目是《回忆一个难忘的人》。她想了一会,最后还是放弃了。她写了那个尚未谋面的弟弟。她写到:“如果弟弟活着,他们就不会打骂我……他会叫我姐姐。”结尾的时候,她写道:“我希望弟弟是蓝色的。” 这篇文章被语文老师张弛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诵,受到表扬。她清晰记得那堂作文课的情景。张弛老师并没有事先肯定她,而是直接拿起作文簿念起来。当他念到“我希望弟弟是蓝色的”,班上哄堂大笑起来。张弛老师停顿了会,目光往他们脸上梭巡了一番,然后严肃地说,“不许笑,黄秋同学这篇作文写得好。”所有的脸一下肃穆下来,目光纷纷投向已经面红耳赤的她。她将书竖起摊开,整张脸埋没在书背面。这事就像发生在眼前。自那以后,她开始留意起张弛老师的一举一动。张弛老师省城师范学院毕业的,是这所小学有史以来学历最高的一位老师。他爱穿白球鞋,他的衬衣是白色的,袜子是白色的……甚至连内裤也是。他生得白净,斯文,说口标准的普通话,一看就像城里人,喜欢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起先不明白,像张弛老师这样的人怎么会被分配到这来。他不属于这里,和周围明显格格不入。后来她才渐渐听有人讲,据说张弛老师有年夏天参加了个活动,结果挨了处分,毕业就被发配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来了。她觉得张弛老师是个好人,想不明白学校为何处分他。 “为什么希望弟弟是蓝色的?”张弛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面对张弛老师,她显得局促不安,红着脸,一句话也说不上来。那是她头回进他的办公室,非常简陋,但收拾得井然有序,桌上摆满了书,玻璃下面压着一张醒目的女孩照片。靠着墙,笑起来像朵花。她惊讶张弛老师这么多的书,连那张单人床也腾出半边,让给了书。她瞥了眼,全是外国人写的,其中有本很厚,叫《卡拉马佐夫兄弟》。书下面压着一封省城寄来的信,露出几行娟秀的字迹。她刚收回目光,张弛老师悄然已将信压在了书下,这时收音机里传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一共收获了16枚金牌的消息。她不知巴塞罗是什么地方。 那堂作文课倒正式确定了她对蓝色的偏爱。在后面的作文里,她不厌其烦地用到了蓝色。“天空是蓝色的……”“在蓝色的海面上……”“蓝色的玻璃窗后面……”张弛老师再没念过她的作文,也没当众夸过她,但每次她都能得高分。有回,她路过张弛老师的办公室,眼睛透过未合拢的窗帘,瞥见张弛老师正用火红的烟头烫着手臂。手抓着一封揉得变形的信,痛得直掉泪。她收住脚步,屏息凝神望着房间里的人,忧伤又惊恐地想是谁带给了张弛老师这么大的痛苦。她本能地想起那张照片上的女人,生出一股莫名的妒意。不久后,张弛老师像变了个人,竟然和比他要大好几岁并已丧夫的数学老师往来了,甚至传出端午要结婚的消息。数学老师是本地人,据说做得手地道的湘菜,伶牙俐齿,谁欺负她半句,必讨回来,没人占得了半分便宜。她看见张弛老师的白球鞋被刷洗得干干净净,晾在窗台上。窗台的盆栽里种着鸡冠花、仙人掌和金鸡菊,争相怒放。他们公然过上了同居的生活。这事让黄秋感到震惊。她在作文簿上写道:“老师你为什么要找她呢,她那么丑,还比你大,她配不上你。”很意外,张弛老师竟给她回复了几个字:“大人的事,小孩不懂。” 这天下午,她陷入短暂的晕厥中。她听见父亲在堂屋干木工活。父亲是这带口碑最好的木匠。他给人打过无数衣柜、橱柜、桌椅、婚床、木窗……小时候她喜欢看父亲干活,她在刨花堆里打滚儿,新鲜的刨花闻起来有股木香味儿。她几次央父亲做个陀螺,他随口答应着,但从未兑现。堂屋里一直响着父亲的声音,刨子在伸舌头,墨斗在跳舞,直尺在做广播体操,凿子很生气。斧头劈进木头时,她能感到身上疼。她慢慢腾起,穿过墙,浮在房梁上,看着父亲。父亲正推着刨子,眼睛通红,一夜间就变老了,旁边一具白色的小棺木已快完工。她看见白鹭从窗户飞入,要载她走。她有些不舍。白鹭盘旋几周,振翅远去。她还清晰地听见泡桐掉落地面的声音。一朵,两朵……她重新睁开眼,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窗外的暮色越来越黏稠,天际线和平原浓墨重彩地融合在了一起。快到掌灯时分了。外面的灯光从门缝透射进来。院里的老黑狗焦躁地狂吠着,似乎有生人要来。杂乱的脚步在春夜发出猪啃食时的声响。脚步声越来越近了。里面似乎能听见熟悉的笑语。他们走进院子的时候,老黑狗挨了父亲一脚踢,哀叫一声躲远了。她听见了张弛老师的声音、同学们的声音……这些声音让她感到难堪。她听见父亲递烟,和张弛老师寒暄的声音。有那么片刻,外边出奇地沉寂。“还有别的办法吗?”张弛老师说。“张老师,我连买种子的钱都给她治病了。我没什么亏欠她的了。”父亲受了伤一样,发出剧烈的咳嗽声。 门开了,更多的光漏了进来。她看清了张弛老师的脸庞。一张张生动的脸围着她。她从他们的眼神里分别领略出了怜惜、恐惧和茫然。 “黄秋,你安心养病,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张弛老师安慰说。紧接着,那些平日里很少说话的男女同学也跟着张弛老师依葫芦画瓢说起来。他们学大人说话的腔调有些滑稽。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疲惫地眨了眨眼。要是他们都不在场,她想也许会和张弛老师悄悄说句什么。说什么好呢?她想告诉他,泡桐是蓝色的,白鹭是蓝色的,连她的脑膜炎也是蓝色的。 她渐渐感觉背后很冷,贴着冰一样。于是轻轻爬起来,越过那一道道人墙,走了出去。外面的雨势越来越大,泡桐在暴风雨中簌簌摇晃着,变成一团朦胧的黑影。厚厚的乌云层里春雷滚滚,一道道闪电在平原尽头抽搐,那呼天喊地的哭号声近在眼前。她抬了抬眼,雨箭齐飞,瞬时模糊了视野。她一生也没见过如此凌厉的雨,那天好像全世界的雨水都落在了头上。